门禁+超低排放+VOCs治理,淮南打出空气质量改善“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5-08-04

淮南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围绕空气质量提升展开专项部署,通过多项关键举措,为全市空气质量改善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

在企业门禁系统建设方面,企业端门禁系统全覆盖工作有序开展,已有企业成功完成门禁系统建设并落地见效,借助系统的精准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为精准监管企业排污等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1

山东达斯特企业端门禁系统,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核心,构建起 “前端精准采集 — 中端安全传输 — 后端智能应用” 的技术闭环,实现对移动源的全要素、全时段监控。该系统部署了高清智能抓拍设备,车牌识别率≥99%,机械编码识别率≥98%,不仅能采集车辆(机械)进出时间、排放阶段等基础信息,还可获取车身外观图像。

数据传输采用 4G为主、WIFI 为辅的通信模式,搭配边缘计算终端实现 “断网缓存、联网续传” 功能,保障数据完整性,并对传输数据加密,确保环保数据安全。

图片 2

在企业端,它能自动生成电子台账,对数据异常进行预警,如排放阶段与车型不匹配等情况。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时,可自动拦截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入场,并向企业环保负责人推送预警信息。

砖瓦窑和水泥行业的绩效升级工作同步融入超低排放管控要求。各县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组织人员深入企业现场检查,并邀请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不仅帮助企业梳理问题、督促提级改造,更将超低排放的各项指标细化到改造环节中。2025 年初,淮南市已有 2 家企业初步通过省级评审成为绩效引领性企业,7 家企业获评 B 级企业,行业在超低排放管控下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图片 3

在超低排放管控方面,山东达斯特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制定了细致且严格的管控方案。以水泥行业为例,在有组织排放管控上,依据严格标准,在基准含氧量 10% 的条件下,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需分别控制在不高于 10 毫克 / 立方米、35 毫克 / 立方米、50 毫克 / 立方米 。

达斯特为企业打造的智能监测报警体系,实时监测污染物浓度,并将数据同步传输至全厂一体化环境管控平台平台内置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秒级分析,一旦排放浓度接近或超过标准限值,立即触发多级报警,通过手机短信、弹窗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该系统还具备数据追溯与可视化分析功能,可生成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排放达标率统计图表等,助力企业掌握排放趋势,优化生产工艺与治理设施。对于无组织排放,达斯特针对物料储存、输送及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不同排放源,制定个性化方案。产尘点安装集气罩、吸尘装置并配合雾炮、雾帘等抑尘设备,确保主要产尘点颗粒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稳定控制在 10mg/m³ 以下,厂区整洁无积尘。

针对重点工程 VOCs 减排,淮南市生态环境局精准筛选减排潜力清单表,核实情况后为潜力企业量身定制减排措施建议,下一步将持续跟进项目的谋划及建设进度,确保顺利完成 “十四五” 减排目标,为空气质量改善再添助力。

图片 4

山东达斯特的 VOCs 活性炭低效预警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活性炭吸附技术中存在的 “装填量不足、更换周期长、吸附效率低” 等问题。

图片 5

系统通过在活性炭吸附装置关键部位部署高精度传感器,对温度、湿度、流速、流量、吸附脱附时间、耗材更换时间等核心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各参数是否满足《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异常时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管理人员。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动态计算净化效率。一旦净化效率低于环保部门规定的达标阈值,立即触发预警,并自动调取设备运行全参数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深入分析效率下降根源。通过建立 “VOCs 运行工况一企一策” 模型,为每个企业设计个性化监管机制和工况阈值,接近更换阈值时提前预警并给出最优更换时间建议 。

这些举措多管齐下,从不同领域发力,彰显了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对空气质量提升的坚定决心,也为当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