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6号楼1201B
联系电话:18100398214
电子邮箱:info@dustertech.com

智能AI生态环境监测大脑轻松破解数据对接难题

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迫切需求

生态环境监测是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大局统筹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2015—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分别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文件,基本搭建形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生态环境监测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指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是精准支撑污染防治攻坚的需要。

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散,难以利用

生态环境监测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其中,环境质量监测涵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辐射、噪声、温室气体等全部环境要素;污染源监测涵盖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等全部排放源;生态状况监测涵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体、农田、城乡、海洋等全部典型生态系统。

在实际监控业务工作中,各级生态环境监管部门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然而这些监测数据并未得到有效地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监测要素众多,其监测数据分散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这些软件系统既有国家配发的系统,也有各级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自建的系统。且同一生态环境监测要素的监测数据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如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因为控制级别不同而分布在国发系统、非重点污染源监测系统、省/市/县自建监测系统等软件系统中。

若要打通各类监测数据之间的流通壁垒,就需要和各软件系统做对接。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在对接过程中,需要各软件系统原承建厂商配合,开放接口。为了各自利益考虑,有的厂商可能会索要不菲的对接费用,有的厂商可能会以各种理由不配合,种种情形会加大甚至是阻碍了系统对接。系统对接都做不到,那以这些数据为基础的综合分析更谈不上。

智慧环保建设成本较高,且增加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

有的人会说,上个智慧环保平台,建个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再搭建个决策分析系统不就解决了。

是的,建设一套智慧环保平台确实可以解决上面这些问题。但同时,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首先,建设一套智慧环保平台的投资大,动辄上千万,相应的,运维成本也较高。

再者,建设一套智慧环保平台并不能降低基层人员工作量,因为之前配发或已建的系统还需要继续使用;与此同时,还要使用自建的智慧环保平台,反而会增加基层人员的工作量。

综上可以看出,如何轻松打通各类监测数据之间的流通壁垒,智能实现生态环境的精细化分析是当前生态环境监控工作的迫切需求。

山东达斯特智能AI生态环境监测大脑

山东达斯特利用AI技术,智能汇聚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三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构建一个横向监测要素全打通,纵向多层级分析视角全覆盖,大屏端、PC端和手机端三端应用的智能AI生态环境监测大脑,为全场景的生态环境监控业务服务。该平台无须原系统承建厂商配合,定期智能更新监测数据,无须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过多操作,仅通过点选就可以看到想看的数据、想要的分析结果,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

ksh.png

智能AI生态环境监测大脑具有以下优势:

1、智能适配采集,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流通和共享

不管是配发使用系统,还是自建系统,由于承建厂家、网络等问题,在没有原承建厂家支持的情况下,系统对接都比较困难。在具备网络访问的条件下,山东达斯特通过AI技术,实现业务系统监测数据的智能适配、采集、重构,为系统间数据共享提供解决方案,降低系统间数据共享的难度。

2、全要素数据综合分析和决策应用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监控业务的实际需求,将分布在异构、多源信息系统(国发系统、自建系统等)中的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自动对接、定期更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全业务数据整合和综合分析决策应用,解决数据分散孤立、标准不一、不完整、对接困难、难以维护等问题,为环境监管决策提供支撑。

spfw1.jpg

3、大屏端、PC端和手机端三端应用

大屏端侧重于生态环境监测要素的直观、实时可视化表达;PC端侧重于全监测要素数据的深层次分析、报表获取等业务应用;手机端侧重于获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方便快捷。三端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更好地为生态环境监控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