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共同体:国家生态监测站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的协同 发布日期:2025-10-1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迈向纵深发展新阶段,构建精准高效的生态监测体系,是支撑生态治理科学决策的核心前提。在这一体系中,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作为 “控制性” 核心节点,其功能实效直接决定了监测数据的精准度与应用价值 —— 它以长期连续的监测网络、多维度的数据积累与专业化的评估分析,成为守护生态安全、推动生态修复的关键支撑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坚实的技术动能。

一、定义与功能:生态系统的 “全能观测者”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并非孤立的监测点位,而是覆盖森林、湿地、草地、荒漠、城市、农田、海洋等多元生态系统的网络化基础设施,核心目标是长期追踪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功能稳定性及动态演化趋势。正是依托 “网络化布局、长期性监测” 的核心定位,其功能需贯穿生态监测的全流程,围绕 “监测 - 研究 - 验证 - 评价” 形成闭环体系,具体体现为以下四方面:

1、样地监测:夯实数据根基:

图片 7

科学布设固定样地山东达斯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智慧监管平台持续记录植物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核心信息,构建跨越时空维度的生态数据库。这些数据如同生态系统的 “动态档案”,为评估区域生态质量变化、识别长期演化趋势提供不可替代的基础依据;

2、专题研究:破解生态难题:

针对草原退化、湿地萎缩、外来物种入侵等区域突出生态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形成靶向修复方案,推动生态治理从 “经验判断” 向 “科学施策” 转型;

3、遥感 - 地面双验证:保障数据可信:

图片 8

山东达斯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智慧监管平台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大范围生态覆盖监测,同步通过地面样地数据对遥感结果进行校准与验证,既平衡 “宏观覆盖” 与 “微观精准” 的需求,又确保每一组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4、评价预警:防范生态风险:

图片 10

基于海量监测数据生成区域生态质量评估报告,不仅能客观研判当前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更能对极端气候引发的植被退化、污染扩散等潜在风险提前预警,为生态风险防控争取主动。

二、技术与流程:科技赋能监测 “全链条”

山东达斯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智慧监管平台构建起 “地面调查 + 空中遥感 + 云端分析” 的立体化监测网络,依托多样化技术手段与标准化流程,实现生态数据从采集、传输到应用的高效转化:

固定样地监测:通过定期复查固定样地,积累生态要素的长期动态数据,是数据体系的 “基础来源”;

遥感 - 地面验证:卫星遥感实现大范围快速扫描,同步对遥感识别的异常区域(如植被异常枯萎、水体颜色异变)开展地面核查,避免 “宏观监测偏差、微观数据遗漏”。

图片 11

自动化监测设备:气象站、空气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土壤传感器、红外相机、植被监测设备、虫情监测设备各类设备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实时采集各类生态环境数据,大幅提升监测效率与数据时效性;

无人机遥感技术:搭载高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可快速获取小区域高分辨率数据(如植被长势、湿地植被分布),尤其适用于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评估、湿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等应急场景;

此外,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为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通道,大数据分析平台则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算法,生成生态质量评估报告,为数据深度应用提供支撑。

三、与生态环境监测网:协同共生的 “治理共同体”

作为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并非孤立运行,而是与涵盖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领域的监测体系深度联动协同,形成 “功能互补、数据共享、目标一致” 的生态治理共同体:

功能互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聚焦 “生态质量” 维度,提供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长期动态数据;生态环境监测网侧重 “污染状况” 维度,提供 PM2.5 浓度、水体污染物含量等短期动态数据。二者结合,既能判断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又能精准分析健康问题是否由污染引发,为生态治理提供完整依据;

数据共享:综合监测站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度等数据,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的污染监测数据深度整合,形成覆盖 “生态 - 环境” 全要素的数据库,为跨领域生态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目标一致:二者均以服务国家生态保护目标为核心,共同为生态治理从 “被动应对” 向 “主动预防” 转型提供科学支撑,助力构建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保护修复体系。

四、总结

从实践维度审视,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的价值远不止于生态数据的简单记录 —— 它以长期连续的监测网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可衡量、可评估、可改进” 的科学依据。无论是判断生态修复成效、预警潜在生态风险,还是支撑 “双碳” 目标落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它始终是生态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 “生态哨兵” “数据基石”

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高分辨率遥感等技术在监测场景中的深度应用,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将进一步实现 “智能化升级、精准化赋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强劲的技术支撑,助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