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扰”如何实现?宣城环保用电监管模式提供新答案 发布日期:2025-08-26

以前巡检企业,得逐点核查环保设施运行状态,一天跑不了几家;现在打开手机上的环保用电监管 APP,企业生产情况、环保设备开机状态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无事不扰’。” 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的这番感慨,道出了当地生态环境监管模式的深刻变革。近年来,宣城市以 “数智赋能” 为核心抓手,创新探索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路径,成功推动监管方式从 “撒网式” 粗放管理转向 “点穴式” 精准治理,在提升环境保护成效的同时,也为企业营造了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走出了一条科技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宣城市并非简单堆砌数据,而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平台收集的海量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研判,精准识别异常数据并生成告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核实。这种 “不在现场却能感知现场、还原现场、裁定现场” 的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 “靠人盯守” 的传统执法方式,让监管从 “被动响应” 转向 “主动预判”。2025 年以来,当地已为 416 家企业安装用电监管设施,累计向 192 家企业推送 2860 条告警短信,通过远程提醒及时纠正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异常,将环保监管的关口从 “事后处罚” 前移至 “事前预防”。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达斯特环保用电监测智能终端的背后数据支撑,相比其他品牌的设备,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一、高精度数据采集

image1.jpeg

达斯特环保用电监测智能终端采用自主研发的工业级高精度智能电表,搭载先进的采样芯片与信号处理技术,可对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 12 项核心用电参数进行实时、高频次采集,能够精准捕捉生产设备与治污设施细微的用电变化,测量误差低于 1%。

二、智能精准预警

image2.jpeg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行业专属的异常行为识别模型,可自动区分正常生产波动与违规操作,预警准确率高达 95% 以上。同时,支持自定义告警阈值与规则配置,且具备自学习能力,能随着数据积累不断优化模型,持续提升预警精准度。

三、数据完整性保障

图片 5

当 4G 网络信号不稳定时,达斯特环保用电监测智能终端自动存储最多 3 条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待网络恢复后按时间顺序自动续传,确保数据完整性达 100%。此外,设备内置可充电储能单元,在企业断电后仍能持续供电,并主动上报停电及上电事件。

四、多重防作弊功能

达斯特环保用电监测智能终端通过互感器拆解报警、监测模块供电破坏报警、设备故障报警等功能,实时捕捉人为干扰行为。例如,当监测到电流互感器卡扣异常打开时,系统触发报警,并同步推送至执法人员手机端。

五、安装维护便捷

image4.jpeg

达斯特环保用电监测智能终端采用开合式电流互感器,无需切断企业用电线路,电工可快速完成单套设备安装。同时,支持固件程序远程更新,运维人员无需现场操作即可完成设备升级,减少 90% 以上的人工上门维护成本。

六、协议兼容性强

达斯特环保用电监测智能终端支持 Modbus、HJ212 等主流协议,可实现与不同平台的数据无缝对接,能够满足生态环境部《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能)监控系统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

七、全周期合规服务

达斯特用电监控设备证书.jpg

达斯特环保用电监测智能终端严格遵循环保 212 协议,具备检测报告、软件著作权等权威认证。在系统部署与运维阶段,提供全流程合规服务,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到数据对接、验收交付,均严格按照环保部门要求执行。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全市 260 家重点排污单位实现在线联网,这张 “天网” 不仅能实时监测企业停产限产、治污设施擅自停运或低负荷运行等情况,还实现了远距离、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管覆盖,让排污行为无处遁形,初步构建起要素齐全、维度多元的全域环境监管格局。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宣城市也注重提升环境执法的 “温度”,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柔性。通过用电监控等非现场执法手段,当地大幅减少了对企业的现场检查频次,最大限度降低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真正做到 “无事不扰”。对于非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宣城市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 “不罚”“轻罚” 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给予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的机会。2025 年上半年,全市已对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免处罚 10 件,既守住了生态环保底线,又为企业留出了整改空间,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的 “双赢”。

从 “人跑现场” 到 “数守云端”,宣城市以数智化转型为突破口,不仅提升了生态环境监管的效率与精度,更重塑了政企互动的新型关系。未来,随着非现场监管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宣城市将进一步织密生态环保 “防护网”,让科技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有力支撑,为绿色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