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导向的价值判断体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核心在于将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作为衡量人类行为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它突破了传统 “人类中心主义” 的局限,认识到自然不仅具有满足人类需求的工具价值,更有着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主张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谋求发展。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厚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而培养生态价值观,需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感知,唯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入理解自然规律,建立发自内心的生态认同。
一、多样实践形式,搭建生态价值观培养桥梁
1.生态研学:在探索自然中认知生态奥秘
生态研学活动是将自然探索与知识学习相结合的良好方式,既能让参与者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又能培养生态环境意识、科学思维和生态价值观。其形式多样,涵盖自然观察、生态保护实践、生态文化体验等多个方面。
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可组织学生开展动植物观测活动,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知识;在湿地公园,借助望远镜观察候鸟,了解鸟类迁徙规律,识别芦苇、睡莲、苦草等湿地植物,认知湿地 “地球之肾” 的功能;在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森林徒步与植被调查,夜间观察萤火虫、甲虫等昆虫,沉浸式认识自然;在农村地区,安排学生参与农耕体验,感受传统生态农业的智慧。
2.生态旅游:在沉浸体验中感悟生态价值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当地社区发展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在生态旅游中感悟生态价值,是一场超越视觉审美、抵达心灵认知的旅程,不仅是用眼睛观察自然的美景、汲取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更是以全身心的感知去理解生态系统的内在逻辑,体察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责任。
在江西婺源,古村落的参天大树与当地的山水、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了 “中国最美乡村” 的根基,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爱护;走进云南哈尼梯田,哈尼族利用 “森林 — 村寨 — 梯田 — 水系” 四素同构理念保护水源林、将农耕文化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的生态智慧令人赞叹。同时,在生态旅游中,人们也可能会遇到因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现象,如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沙尘暴等,从而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增强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
3.动手实践:在亲身参与中深化生态认知
从幼儿园小朋友的养蚕试验到中小学生的小菜园项目,再到城市家庭的阳台种植、城市居民的租地种菜等,都是通过动手提升生态价值观的实践方式。小朋友观察蚕宝宝从蚁蚕到结茧化蝶的完整生命历程,是生态价值观启蒙的开始;中小学生参与小菜园项目,在划分好的小块土地上播种、施肥、除草、防虫、收获,观察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亲身体验农作物从种子到食物的转化过程,当看到蜜蜂为花朵授粉、瓢虫捕食蚜虫时,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
家庭中的阳台种植与租地种菜活动,将生态实践延伸到日常生活场景。都市家庭在阳台搭建微型菜园,用厨余垃圾制作有机肥,不仅收获新鲜蔬菜,更减少垃圾产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休闲怡情中体会可持续生活的实际意义。租地种菜的实践,能使城市居民在田野中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
二、山东达斯特:双平台驱动生态价值精准核算与可视化展示
在生态价值观培养与实践推进过程中,生态价值的量化核算与直观展示成为关键环节。山东达斯特推出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展示平台,以 “核算 + 展示” 双模块架构,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链条的技术支撑与数据服务。
1.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平台:全流程标准化数据治理
该平台聚焦辖区生态系统的价值核算,通过权限分级管理与闭环数据机制,实现生态价值数据的精准采集与科学核算:
·权限角色精细化划分:针对外部合作单位、上下级管理部门等不同主体,明确数据填报员、审核员、管理员等角色权限,确保数据填报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建立 “数据填报 - 逐级审核 - 确认入库” 的标准化流程。例如,基层单位填报生态数据(如森林碳汇量、湿地蓄水量等)后,经县级、市级等多级部门审核确认,最终形成可追溯的权威数据库。
·多维度价值核算模型:基于国家标准核算体系,结合地方生态特征,构建涵盖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如固碳释氧、水土保持)、文化服务价值等维度的核算模型,实现对生态产品价值的全要素量化。
2.生态产品价值展示平台:GEP 全域可视化与动态分析
展示平台以直观化、动态化的方式呈现生态价值成果,助力决策者与公众全面掌握生态 “家底”:
· GEP 全域监测与趋势分析:实时展示全域及下辖区域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现状,通过折线图、热力图等可视化形式,呈现 GEP 总量、各区县排名、年度增长趋势等核心指标。
·指标解构与多维对比:深入分析 GEP 的构成要素,如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占比、农田系统的食物供给价值排名等,帮助用户理解生态价值的具体分布。同时支持跨区域、跨时段的 GEP 指标对比,为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凝聚生态共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山东达斯特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展示平台,通过 “数据核算 - 价值可视化” 的闭环体系,为生态价值观培养注入了量化支撑,让抽象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可感知的数据成果。当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能力、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等都能以具体数值呈现,公众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理解将从理念层面深化为对生态价值的理性认知。
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双平台与生态实践的融合,让生态价值核算成为连接 “认知” 与 “行动” 的桥梁,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共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